2006年3月16日的晚上,袁宝璟在辽宁省辽阳市的监狱内怎么也睡不着。他在回想自己的人生:从一位贫家小伙,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一口气吞下60多家企业,最后资产过亿成为辽阳首富。然而自己却没有好好享受这来之不易的成功,最终误入歧途,失去了所有。
袁宝璟 中间
审判时,他捐赠国家495亿元人民币,却还是被判了死刑。3月17日,就是执行死刑的日子,袁宝璟在狱中流下了悔恨的眼泪。袁宝璟是如何成为亿万富翁的?最后为何会成为死刑犯?这一切还得从头开始说起。
乡村少年进京上学,火车途中遇到警察
1966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辽宁省辽阳市的老袁家又生了一个男孩儿。父亲始终愁眉不展,困苦的心情并没有因为新生儿的诞生有所改变。袁家有五个孩子,袁宝璟排行第三。袁家本来就十分贫困,最严重的时候袁宝璟的父母甚至要去亲戚家借米来做饭。
在这种环境下降生,袁宝璟十分懂事,帮着爸妈一起种地干活。即使这样也改变不了袁家困窘的情况,袁宝璟的父母带着万千的不舍,让年幼的袁宝璟寄宿在亲戚的家中。就是在这种吃饭都成问题,生活寄人篱下的境地,小小年纪的袁宝璟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个年代,中专生十分抢手,大学生更是炙手可热。袁宝璟每天天不亮就跑到学校自习,高三的时候甚至直接住校就是为了节省学校到家里的路程,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努力,袁宝璟顺利地考上了大学。看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淡然地皱起了眉头,因为他想去北京没去成。顶着重重压力,再战两年的袁宝璟如愿踏入北京。1985年,中国政法大学向他敞开了校门。
这年袁宝璟19岁,在通往北京的绿皮火车上,他认识了一个影响自己一生的人——汪兴。
袁宝璟正在翻看着学校的入学手册,突然一个帽徽映入眼帘,少年袁宝璟抬头一看,邻座的男子穿着一身帅气的警服,面庞都散发着英雄的气息。男生骨子里的天性便是向往惩恶扬善的英雄,而一身警服的汪兴正是一代优秀青年警察的缩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个人作为邻座又是老乡,所以迅速攀谈起来。汪兴比袁宝璟整整大了十岁,起初汪兴并没有把袁宝璟放在眼里,他觉得这是一个正要去求学的半大孩子。汪兴正值壮年可谓年轻有为。下乡做过知青,之后又考入辽宁警官学校,毕业直接进入辽阳刑警大队,破获了上百起案件。
汪兴一路平步青云,走到了辽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队长的位置上。这次汪兴准备去北京参加培训,自此两个人的命运轨迹发生改变,谁也想不到这场相遇会把他们同时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商业头脑初露锋芒,骑着三轮车摆地摊
大学的袁宝璟充分显示他作为未来商业奇才的天资。不同于其他大学同学的生活,袁宝璟知道家里拿出学费供他读书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他需要做点什么。
袁宝璟
袁宝璟苦苦寻觅不耽误上课的兼职。他从小到大写得一手好字,过年村里村外的毛笔字春联都是袁宝璟的手艺,他充分利用了自身书法的优势开始帮教授写抄书稿。他坐在办公桌前一字不落地写下来,常常是腰都直不起来,躺在床上也不能动弹。而在当时抄书稿一万字只能挣到两块钱。袁宝璟对他的生活非常满足,一开始虽然挣得不多却是他自食其力的开始。
渐渐地,袁宝璟可以选择的兼职种类多了起来。帮企业写信封,绘制商家的宣传海报。
而这些文书工作已经不能满足袁宝璟对金钱的渴望了。他把目光对准了商贩,谁说大学生不可以做生意?他买了辆三轮车,开始走街串巷卖日用品。年少的袁宝璟在冬日的寒风里缩着脖子,往指尖吐了口唾沫,一遍又一遍翻动手里的票子,他感觉一切辛苦都值了。
学校门口的百姓食堂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菜量大还便宜。周围都是工地午休的民工们,袁宝璟作为一名大学生并没有显得格格不入,而是融入其中大快朵颐。
80年代大学生
据后来采访袁宝璟的同学所述,大家对他印象都十分深刻。这四年下来他从来没闲下来过,元旦在校门口卖贺卡,情人节卖花,开学倒卖从老家带的特产。袁宝璟凭借自己的努力,学费再也没有让家人操心过。
那个年代工作是国家分配的,而袁宝璟却有自己的想法。袁宝璟敲开每一个他心怡公司的大门只为找到他喜欢的工作。最后中国建设银行为他伸出橄榄枝。自此袁宝璟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终于在北京扎根。他拥有一份稳定的铁饭碗工作和一个漂亮的北京妻子,只是这份铁饭碗的工作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1992年,工作三年袁宝璟毅然决然选择辞职,下海创业在怀柔创办一家名为建昊实业的公司。
黑小麦
他瞄准了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袁宝璟始终认为这些被束之高阁的成果一定会有商业价值。他贷款数万买下了优质的黑小麦专利并且向农民租了300亩地。他每天就扎根在稻田除草种地。身边所有人都不理解他放弃银行的铁饭碗化身农民的行为。袁宝璟对朋友的打趣只是笑笑并不反驳。果然半年以后黑小麦成熟,让袁宝璟净赚200多万。
开始玩转金融市场,被誉为“投资奇才”
自此,袁宝璟从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三级跳成为一名眼光毒辣的企业家,所有的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袁宝璟不再满足于当下的财富,带着手里的200万元他瞄准了金融市场。凭借在银行工作三年积累的金融知识,他开创了收购公司新模式的先河。袁宝璟利用创业所得的原始资金,收购一些有生机潜力被他看好却又濒临倒闭的企业。
90年代金融市场
袁宝璟收购51%的股份并对剩下的49%的小股东承诺,会按同样的价格买大家手上的股份。50%以上的控股权和对余下股东的承诺,他便拥有了估价1000万的企业产权。这个操作让他成功在银行抵押1000万,又利用这1000万收购另一家公司。
这是一场冒险家的游戏,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将是万劫不复的境地。但袁宝璟却游刃有余地穿梭在金融市场之间。有专业人士分析,袁宝璟在收购比特科技的过程中,一套操作直接让他净赚5000万。
此刻的袁宝璟在世人眼中是中国股票第一人。“投资奇才”的名号萦绕在这个30岁出头就坐拥37亿资产的富豪身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努力学习勇于拼搏敢于尝试的结果,他的成功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袁宝璟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他希望学习好的学生都可以出人头地,他创立了建昊奖学金的意义便在于此。
袁宝璟
落魄警察一念成魔,贪图钱财威胁好友
另一边,汪兴的境遇就没那么幸运了。两个人在这几年间时不时也会见面。结束在职培训的汪兴回到辽阳。每天起早贪黑地在犯罪现场取证和犯罪分子周旋,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挣得却是每个月的死工资,这让看着袁宝璟在北京发迹的汪兴内心更加不平衡。
而让他再次赴京的原因源自一场邂逅。汪兴管辖区域内有一名诈骗犯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每次嫌犯的爱人付晓春都会跟汪兴了解情况。接待室里,付晓春泪眼婆娑,她轻启朱唇说道自己本来是一名银行白领,她还有一个小女儿。一家三口虽然不算富裕却很是温馨,现在房子也被查封,她和女儿该去哪里生存啊。
汪兴看着女人的样子内心的某一处突然柔软起来。他想保护这个破碎的家庭,守护付晓春和他的女儿。女孩一点点长大,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所以在1992年,汪兴决定辞职去北京投奔袁宝璟。
90年代北京老照片
老友相聚分外亲切。袁宝璟当年在大学读书期间偶尔也有捉襟见袖的时刻,汪兴作为老乡和大哥也没少帮衬。袁宝璟知道汪兴此行的目的,直接扔下100万作为汪兴炒股的本金。术业有专攻,会使用枪杆子未必可以掌舵股市。
最终,汪兴把本金输了个精光。袁宝璟看出了汪兴不是这块料,就把他打发到深圳的建昊公司做品牌总经理。当时的深圳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而品牌总经理听起来十分高大上实则只管一个人,汪兴心中万般的愤懑不平却也无力改变。
而此时的袁宝璟根本无暇关注汪兴的动向。他在阳台,晃动酒杯,透明的红酒倒映出一张泛红震怒的脸。
刘汉
“又是刘汉!”袁宝璟口中的刘汉是四川省最大的民营公司汉龙公司的创始人。他作为称霸一方的地头蛇在蜀地家喻户晓。而这次让袁宝璟震怒正是因为四川期货交易亏损9000万,他怀疑是刘汉搞的鬼。这些钱对于袁宝璟来说九牛一毛,但这口恶气一定要出。
此刻已经纵横商海数年的男人,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为了节省生活费,混迹民工食堂的大学生了。有喜欢的女人立刻抛妻弃子,早就和知名藏族舞蹈家卓玛喜结连理。有讨厌的人也要立刻出手斩草除根,此刻他想起在辽阳结识的黑道朋友杨忠学。
杨忠学迅速地集结两个小弟兵分两路就等着在成都除掉刘汉。刺杀行动并不顺利,子弹击穿车窗,无论是不是后来传闻的保镖挡枪,结果就是刘汉毫发无损。杨忠学和两名小弟分别被判处死缓和无期徒刑。
卓玛
袁宝璟并没有放弃,既然已经打草惊蛇不如除之而后快。他想到了被他流放的汪兴。汪兴年轻时在辽阳有着神探的美誉。警官学校每天各种体能射击训练,再加上多年实战直接面对凶残的犯罪分子,在袁宝璟眼里让汪兴杀个人像杀鸡一样简单。然而让袁宝璟没想到的是,汪兴在成都地毯式搜索却连刘汉的影子都没找到,袁宝璟怕事情败露,就把汪兴召回。
败兴而归的汪兴早已过了风华正茂的年纪,回到老家郁郁寡欢。付晓春已经成为了他的老婆,一切并没有变好。几经折腾北京深圳两地,最后手里的钱连个车也买不起。最终汪兴在一个居民区里做起了茶馆生意,坐在自家收银台前,他陷入了沉思。
虽然刺杀刘汉的行动没有成功,但他却掌握了袁宝璟的把柄。这些年来他知道了太多袁宝璟的秘密,不管是刺杀刘汉行动的细节,还是当年袁宝璟挪用国家拨给辽化二期16亿的工程建设款。
袁宝璟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袁宝璟总是接到各种不明口音的威胁。多方分析袁宝璟猜想这是汪兴的杰作。这时他动了杀心,回老家和自己的堂兄们商议决定除之而后快。
2003年10月4日,本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祝节日的时刻,随着一阵女孩儿的尖叫打破了这个节日的喧嚣。付晓春的女儿听到门铃声,开门便看到倒在血泊中的汪兴。
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袁家四兄弟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死缓,10月14日袁宝璟表示他要为国家捐赠495亿人民币,想要个“免死金牌”。这时候人们才发现这位商业巨鳄之前被世人看到的财富只是冰山一角。他的这个行为并没有换来安宁,在次年3月17日随着针剂一点点推入他的静脉,袁宝璟永远地和这个世界再见了。
袁宝璟在法庭上
不知道在这个漫长的行刑过程中,他有没有过一丝的后悔。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永无止境的贪婪终究只能毁灭自己。